TPE弹性体与TPU弹性体的特性上不同之处
TPE,可看成所有热塑性弹性体的总称,TPU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。从这个层面讲,TPU只是热塑性弹性体TPE的其中一类。
通常讲的TPE,指的是基于SBC(以SEBS,SBS为主)苯乙烯弹性体共混改性的合金弹性体,有些国家或地区也称TPES.主要讨论基于SBC改性的弹性体TPE(为便于叙述,以下均简称TPE)与TPU的特性及应用的不同。
1.结构组成上的差异
TPE。为共混型合金热塑性弹性体。配混体系除含SBC基础弹性体外,至少包含其他一种或多种配合剂组分,组分的种类多少根据TPE材料的性能要求而定。
TPU.为聚合型热塑性弹性体。对于TPU的聚合反应及相关单体,TPU是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(MDI)或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等二异氰酸酯类分子和大分子多元醇、低分子多元醇(扩链剂)共同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。它的分子结构是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(MDI)或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和扩链剂反应得到的刚性嵌段以及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(MDI)或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等二异氰酸酯分子和大分子多元醇反应得到的柔性链段交替构成的。。
简言之,TPE是共混型的多组分合金材料,TPU是聚合型的单组份聚酯材料。

2.基本特性比较
2.1 回弹性及耐磨性
TPU的回弹性及耐磨性要优于TPE,这主要源于分子链段结构的不同。另外共混型的TPE与聚合型的TPU相比,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均衡性要逊色。TPE的多组分,对其回弹性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。尤其是高硬度的TPE,较大比例的聚丙烯组分使得TPE回弹性大为下降,在外力持续作用下,制品容易出现变形。
2.2 硬度范围
TPE具有宽广的硬度调整空间:其硬度一般可以在0~100A内调整,甚至可以提供低于0A(以邵氏C或邵氏OO表述)的超软TPE.
TPU的硬度范围35~~90A,50~80D. 其中最常见的硬度是80~95A.硬度50~80D的TPU实际应用不多;硬度35~75A的TPU,材料成本较高。
2.3 材料质感
TPU具有较高的耐磨性,手感摩擦性强,爽滑性不佳;
TPE由于SEBS分子链结构较为柔顺,使得材料的手感较为柔和舒适爽滑。
2.4 耐黄变抗UV性
TPE通用级(基于SEBS):抗UV3.5级;TPE(改性抗UV级):抗UV4~4.5级。
TPU(聚酯型):抗UV3.5级左右;TPU(聚醚型):抗UV4~4.5级。
2.5 包覆性
TPE可包胶的塑料种类:PP、ABS、PC、PS(HIPS)、PC+ABS、PA、PBT、SAN、PE、TRITAN等。
TPU可包胶的塑料种类:ABS、SAN、PC、PC+ABS、POM,PBT等。

3 加工特性比较
3.1 缩水率
TPE缩水率:1.5~2%,常见1.6%;TPU缩水率0.8~1.6%,常见1.0%。对于一些对尺寸要求较为严格的产品,确定了一种材料后,如替换另一种材料,可能会因为模具设计缩水的因素,导致制品尺寸没法达到要求。
3.2 成型温敏性
TPE成型温度适应范围较宽,通常有20~30℃左右的成型温度调节空间,比如包胶ABS的一款TPE,可以在170℃成型,但对于不同的设备及产品结构尺寸,该型号的TPE可以调整至200℃成型,而材料物性及流动性不会有大的影响。
相对而言,TPU的成型就敏感得多,温度即便有5~10℃的的变动,对TPU的流动性和加工性有较大影响,从而也导致相关成型参数如注塑速度、压力等需要重新调整匹配。
3.3 脱模性
一般而言TPU比TPE更难脱模。

4.材料应用选择的建议
如上所述,TPE与TPU的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。应根据材料要求来评估是选用TPE还是TPU.
4.1 对回弹性、抗变形性和耐磨要求高的产品,原则上首先考虑采用TPU;
4.2 对触感要求柔软爽滑的制品,首先考虑用TPE;
4.3 选择硬度低于70A的弹性体材料,从成本上来说先考虑TPE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《防毒面具软胶选材揭秘:硅胶与TPE凭何成主流,优势各在哪?》
- 《揭秘医疗脚轮“环保无声”奥秘,对比TPE、TPR、TPU脚轮料特性》
- 《中国这款独特自行车:TPE轮胎免充气,环保轻量且性能优》
- 《成人用品材料大揭秘:PVC、硅胶与TPE优劣对比,TPE凭性能优势崛起》
- 《TPE材料:汽车配件的“全能选手”,优势大揭秘!》
- 《双色注塑包覆新探索:TPE软胶包覆软胶的材料搭配与应用实例》
- 《成人用品TPE/TPR超软料制作难题剖析:选油、配方、工艺与设备要点》
- 《双色注塑新视角:软胶包覆软胶的独特应用与选材原则》
- 《TPE、TPR汽车应用气味受关注,一文了解VOC问题与减味方法》
- 《揭秘透明 TPE 材料:特性多元、用途广泛,环保又实用》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